半岛全站APP入口(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APP下载

行业资讯 分类
半岛体育全站【独家盘点】从地方政策报告看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机会在哪里(二)

  【两会报道进行时】近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继发布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各地明确重点基建的同时,还列出了2024年重点工作。第一工程机械网盘点了与制造业和工程机械相关的发展机会,我们一起看一下第一期(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这些省份有哪些发力点,看看你们的家乡是否上榜?

  1.我们要通过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动沈阳、大连跨入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城市行列,打造升级先进装备制造、石化和精细化工、冶金新材料、优质特色消费品工业4个万亿级产业基地,巩固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亿以上发展水平,推动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稳步跨过万亿级台阶。

  2.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抓好高铁网、新型电网、新一代移动通信等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建设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发挥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争取更多优质项目落地辽宁。

  3.支持锦州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支持阜新、朝阳发展陆上风光新能源,支持葫芦岛建设辽宁东戴河“带土移植”中心。建设辽西文化走廊,打造面向京津冀休闲旅游目的地。推动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因地制宜发展以林药、林菌、林菜为主的林下经济,加强天然林保护,做优做强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观光农业,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绿色旅游发展先行区。

  4.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推进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前瞻性布局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元宇宙、深海深地开发、增材制造、柔性电子、氢能储能、细胞治疗、生物育种等方面,加快推动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推进20个以上5G工厂、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500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百个。支持沈阳、大连深入开展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打造沈阳北方算谷、大连数谷,培育数字经济新优势。

  5.全力塑造制造业新优势。推动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20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落实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导向计划,支持开展新一轮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深化质量实绩考核。推进东北三省一区共建物流、能源通道和科技创新、制造业走廊,探索哈长沈大东北城市群建设,开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6.切实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统筹推进保交楼、治“烂尾”、去库存,妥善处置高风险房企和项目,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半岛体育全站,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防止各类风险叠加碰头,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半岛全站系统性风险底线.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推动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建设海绵城市,实施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工程。统筹推进“口袋公园”、城市绿道、城市水廊和完整社区试点建设,打造更多高品质生活空间。

  1.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发挥“链主”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全链条拓展应用场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争取设立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深入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推动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投产达效,加快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数字工厂、一汽解放高端中重卡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推进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开展汽车产业链全球招商和本地配套对接,发展“汽车+”产业。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推动红旗品牌纯电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上市,积极推广氢燃料汽车,开展“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建设,抓好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按照30%-50%渗透率,超前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累计建成充电桩6万个以上、换电站170座。全省汽车集群工业产值力争达到4800亿元,增长6%。扩大轨道交通整车优势,加快新一代高速智能动车组、标准地铁列车等新产品研制,谋划建设磁浮列车商业运行试验线.拓展延伸集风电整机、电机、叶片、储能等设备为一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碳纤维下游制品产业园,推动卖原丝向卖制品转变,全产业链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加快建设国家级疫苗、基因重组药物产业基地和抗体药物产业转移承载基地,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药创制中心和生产中心,推进医药新材料、超高性能医疗器械、重组人白蛋白、中药颗粒配方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光电产业,支持“长春光谷”建设,推进CMOS图像传感器、多光谱芯片、OLED薄膜封装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全产业链发展卫星制造及数据处理、无人机制造及低空服务产业,支持长光卫星等企业开展低成本批量化卫星研发制造,支持“吉林一号”卫星加快发展。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元宇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落实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支持政策,加快建设未来实验室,集中力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发展平台和龙头企业,抢占产业前沿制高点。

  3.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增量绿电80%以上就地转化为实物产品,推动新能源与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增量配电网,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绿能产业园区。鼓励头部企业或联合体作为绿能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主体,以绿色零碳、电价优势吸引企业投资入园,真正把绿电打造成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的独特竞争利器。开展“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落地一批十亿级、百亿级“绿电+绿氢+绿氨+绿醇+绿色航煤”项目和氢能装备制造项目,推动“吉氢入海”。

  4.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半岛全站优化投资结构,提升项目质效。突出抓项目扩投资。实施重大项目25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000个以上。大力拓展产业类项目,投资占比达到一半以上。聚焦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产品,扬优势、补短板、强配套、扩规模,落地一批强链延链补链项目,盘活布局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培育一批优质企业,转化一批优秀科研成果。

  5.争取万亿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分配额度,专项债券资金分配跟着项目走,与项目建设进度挂钩。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1.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发展壮大电子信息等产业,支持哈尔滨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项目建设,打造数字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物经济,依托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等优势,推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合成生物等技术工程应用拓展,推进石药集团恩维生物制药等项目建设,打造哈兽研国际生物谷。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前瞻布局深空、深海、深地等未来产业,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2.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对接全国产业链供应链,发挥央企产业发展主力军作用,创新央地合作模式,推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加力打造汽车、现代玉米精深加工、中高端食品等支柱型产业集群,航空航天、电力装备半岛体育全站、关键基础材料等引领型产业集群,婴幼儿配方奶粉、石墨及精深加工、农机装备等特色型产业集群,支柱型、引领型、特色型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分别突破5600亿元、2300亿元、1000亿元。

  3.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打好蓝天、净土、碧水保卫战,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加大散煤污染治理力度,推动清洁取暖试点城市项目建设。强化减排控排和截污治污措施,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果。

  1.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设“(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工业经济比重,推动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全力落实新一轮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方案”,培育提升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民用航空、空间信息等高端产业集群,加快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率先开展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和绿色低碳供应链体系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引导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推广产业综合用地等土地混合利用新模式,打造工业上楼智造空间1000万平方米,低效建设用地减量13平方公里。2.拓展航运枢纽功能,加快建设海港、空港、邮轮港和航运集疏运体系,推进小洋山北作业区、东方枢纽上海东站、半岛全站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油墩港航道整治等重大项目,推动罗泾港区改造一期投运,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推进长三角集装箱水路运输,支持基地航司打造超级承运人,积极培育邮轮经济产业链。

  3.加快推进重大工程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300亿元。开工建设20号线一期东段、上海示范区线东延伸等轨道交通线,加快建设崇明线、嘉闵线等轨道交通线号线西延伸等轨道交通线。推进沪通铁路二期上海段、沪渝蓉高铁上海段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沪苏湖铁路上海段、北横通道东段等重大项目。

  4.加速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基地转型升级,推动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碳谷绿湾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发展,培育集聚一批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推动吴淞创新城、湾区科创城等重点转型区域功能集聚、品质开发,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

  1.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体系化推进5G、千兆光网规模部署,支持苏州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建设,加快智能算力、边缘计算等算力设施布局。2.稳妥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扎实推动城市地下管网、新市民和农民工保障性住房以及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3.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实施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加快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高标准建设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和16个省重点集群,着力构建新型电力装备等世界一流、高端装备等国际先进、航空航天等全国领先的集群方阵。

  4.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深入实施传统产业焕新工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打造“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开展省级融合集群试点,大力发展生物制造、智能电网、新能源、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坚持以未来产业开创产业未来,围绕前沿技术、示范企业、科创园区、应用场景、标准规范等展开部署,开辟未来网络、量子、生命科学、氢能和新型储能、深海深地空天等产业新赛道。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围绕50条重点产业链,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项目,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力争在前沿新材料、高端芯片、重载机器人、关键装备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推动工业母机、工业软件等高质量发展。

  5.深入实施“筑峰强链”企业培育支持计划,争创一批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力争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30家,新创一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立重点产业链标准体系,积极争创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更大力度发展数字经济半岛体育全站。以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新型工业化,积极构建特色化行业大模型,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深入实施“智改数转网联”,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供给,打造智能制造示范标杆,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基本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启动实施全覆盖。促进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实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331”工程,全面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培育两业融合发展标杆引领典型,建设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

  6.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好用好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宁杭生态经济带、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规划建设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推动沿海港口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枢纽融合发展,更高水平建设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7.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生命线安全等工程,加强城市内涝治理,系统化全域推动海绵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本内容由本网编辑在不改变原稿立场或本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观点或第三方内容进行整合报道,以便向读者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信息了解。如有疑问,敬请联系本网编辑部。

  国机集团举办高级研修班传达学习贯彻习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3月12-13日,在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之际,国机集团举办2024年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深入学习习总

  Great!Amazing!外媒记者探寻“大国重器”中铁装备的科技密码柳工国际:柳工870H装载机获阿联酋客户青睐杭叉集团:第136届广交会——创新驱动,杭叉引领物料搬运新未来三一重工深度报告:周期成长双轮驱动,助力业绩重启增长【民生机械】杭叉海外:LogiMAT SEA 2024!杭叉加速全球布局,东南亚市场再升级柳工发布2024年三季度业绩预告,Q3归母净利润预计增长50%~70%

  美卓NW8HRC轮式高压辊磨机全国路演之泰安站【工况为王】高空玻璃吸盘车重塑高机安全与经济双重标准首批500台,徐工新能源轻卡交付顺丰集团【专栏】市场:论工程机械企业增长的“质量”金融利好三连音:工程机械行业的春天来了?!2024年9月国内挖掘机销量7610台,同比增长21.5%

  现代工程机械事业本部总部位于中国上海,生产和销售包括履带式挖掘机、轮式挖掘机、迷你挖掘机在内的多种建设装备,并不断研发满足未来的新装备。现代工程机械自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直秉承“品质至上,客户至尊”理念和钻研创新精神,凭借现代重工世界500强的先进的技术、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销售网络、优质快捷的售后服务和灵活的金融支援,与经销商、用户实现共赢!现代挖掘机在中国市场累计销售十几万台,已经成为适合中国工程建设市场的装备,深受经销商和用户的认可!

Copyright © 2012-2023 半岛全站APP入口(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APP下载 版权所有网站地图 txt地图

渝ICP备2020011630号-1